关于牧童的诗有哪些
牧童最出名的十首诗?
一、牧童
唐·吕洞宾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二、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牧竖
唐·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五、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六、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七、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八、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清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九、牧童歌
宋·蒲寿宬
软坡便伫犊,凉荫聚群髫。
一竖忽然起,恐牛残豆苗。
十、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亩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十一、牧童词
唐·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关于牧童最出名的十首诗有:
1.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出自唐代王维的《蓝田山石门精舍》
2.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出自宋代华岳的《骤雨》
3.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出自元代胡助的《宿牛群头》
4.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出自清代袁枚的《题画》
5.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出自唐代李白的《咏石牛》
6.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出自唐代韩愈的《石鼓歌》
7.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
8.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出自唐代贯休的《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9.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川田家》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
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
何愁南北不知音。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
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
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宋】周敦颐
东风放牧出长坡,
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
笛声吹老太平歌。
《牧童》
【宋】白玉蟾
杨柳阴初合,
村童睡正迷。
一牛贪草嫩,
喫过断桥西。
《题牛背牧童》
【明】曹义
春暖平原烟草肥,
柳阴牧罢夕阳微。
儿童惯识林塘路,
纵著鞭绳月下归。
描写牧童的诗?
关于描写牧童的诗有:
1.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出自宋代华岳的《骤雨》
2.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出自元代胡助的《宿牛群头》
有关牧童的诗句?
与牧童有关的诗句有:
1.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牧童》唐·刘驾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所见》清·袁枚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宋·雷震
……。
关于牧童的古诗有哪些?
1、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所见》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2、原文: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出自:唐代·崔道融《牧竖》释义: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3、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雷震《村晚》释义: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4、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代·吕岩《牧童》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5、原文: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出自:宋代·黄庭坚《牧童诗》释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1、唐·吕岩《牧童》原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译文: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2、宋·黄庭坚《牧童诗》原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译文: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3、唐·李涉《牧童词》原诗: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译文: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4、唐·杜牧《清明》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这里一幅画上有牧童的古诗张砚钧画张砚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