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的诗词
求所有谢道韫的诗词?
谢道韫长于诗文,刘孝标注《世说新语·言语》引《妇人集》说: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
她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形容女老师有才华的诗词?
1、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释义: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是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2、扫眉才子女相如,旧掌芸香四库书。——明·王彦泓《遇旧青衣》
释义:她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可以说是女子中的司马相如了,曾经掌管着香料和四库全书。
3、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唐·元稹《寄赠薛涛》
释义:光滑细腻的锦江和秀丽的峨眉山,幻化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她们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4、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宋·徐钧《曹世叔妻班昭》
释义:世间有哪个女子能像你这样贤德呢?才学品行和美貌一应俱全。
5、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清·纳兰性德《踏莎行·月华如水》
释义:你并非寻常歌女舞姬,你怀有高绝的文才,与谢道韫和李清照可以比肩。
丽水诗人?
1.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
2.何澹
何澹(1146-1219),字自然,浙江龙泉市兰巨乡豫章村人,南宋龙泉县南上河村(今属兰巨乡)人。南宋诗人,曾任兵部侍郎、右谏大夫等职。何澹修撰的第一部《龙泉县志》中记载的生产香菇“砍花法”和“惊蕈术”对世界香菇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何澹也因此成为世界香菇文化之父。
3.张玉娘张玉娘(1250~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张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4.吴三
吴三,男,又名吴煜,(1130-1208),南宋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人。年轻时与乡亲们常年行走在龙庆古道的茶木圩一带,在烧炭和采集野生菌蕈过程中,发现倒下的阔叶树皮层刀斧砍伤处会出菇,他就搭棚建寮砍树试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砍花制菇的特殊技艺并传授给乡亲。他是世界“砍花法”人工栽培香菇技术创始人,因其排行老三,后人敬称“吴三公”。
诗人班昭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诗人班昭简介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是第一个中幅史学家。[班昭]相关诗词东征赋[作者]班昭 [朝代]两汉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镟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征。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